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特异性抗体(多抗)药物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它为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复杂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企业投入研发。然而,多抗药物的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复杂的结构设计、精准的靶向能力要求,以及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都给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如何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研发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5月21日15:00,来自药明生物分析科学部的刘延玲主任将做客药明生物视界直播间,围绕满足监管需求的双、多抗的bioassay全方位策略分享,助力高效、安全的药物开发进程,敬请期待。
Fc结构域检测策略:SPR 动力学开发检测、Fc效应功能CBA开发检测能力
刘延玲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生物技术博士,具备十多年生物分析检测领域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刘博士专长于免疫分析、基因分型、药物筛选等检测方法开发,尤其在免疫治疗生物检测体系构建及细胞测试平台开发方面具有深厚技术积累,曾完成多项创新性生物检测技术攻关与转化应用。
药明生物(股票代码: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公司。公司通过开放式、一体化生物制药能力和技术赋能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端到端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发现、开发及生产生物药,实现从概念到商业化生产的全过程,加速全球生物药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造福病患。
药明生物在中国、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超过12000名员工。通过药明生物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先进技术和精深洞见,公司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生物药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12月底,药明生物帮助客户研发和生产的综合项目高达817个,其中包括21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不包括新冠项目)。
药明生物以可持续发展为长期业务增长的基石。公司持续推动绿色创新技术,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端到端绿色CRDMO解决方案,同时在ESG方面不断取得卓越成就。秉承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公司携手利益相关方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通过负责任运营模式推动社会价值与生态效益双提升,实现全价值链的协同赋能。